12月30日0點54分,由三峽上海院EPC總承包的國內緯度最高的海上風電項目——大唐大連莊河I海上風電項目(以下簡稱“莊河I項目”)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。
莊河I項目由大唐集團投資,位于遼寧省大連市莊河海域。場址中心距離岸線約12.6公里,場址水深10至14米,總裝機容量98.8兆瓦,共安裝5.2兆瓦風機共19臺,其中單樁基礎16臺、導管架吸力筒基礎3臺。
項目建成投產后,年平均上網電量達2.5億千瓦時,可滿足10.5萬家庭每年的用電量,對優化當地區域能源結構,助力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目標的實現,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起到關鍵作用。
項目每年可節約標煤7.78萬噸,減少二氧化硫、氮氧化合物、煙塵等污染物排放逾143噸,具有良好社會效益。
自2021年6月11日開工至2021年12月30日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,歷經202個日夜,項目創下了全國海上風電搶裝潮下最短的工期記錄。
本項目為目前我國境內緯度最高、最寒冷的海上風電項目。風電場海域高鹽霧、溫差大、地質情況復雜、存在巖溶鉆孔現象,冬歇期長、施工窗口期短、同時需克服低溫及海流冰的影響,施工難度極大。
導管架吸力筒基礎型式具有技術含量高、作業風險小、環保效果佳等特點。本項目導管架吸力筒基礎設計依據國內外筒型基礎的勘測-設計-優化體系,對基礎結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計算,實現國內導管架吸力筒基礎工程量最少,避免了嵌巖施工,完美解決了項目工期短、施工資源短缺的問題,為后續平價時代海上風電“降本增效”做出有力技術保障。
在建設過程中,EPC項目部多次開展調研,與國內外相關設計、制造、施工等單位進行大量溝通交流,結合項目實際,優選最佳解決方案。
披星戴月已是常態,夙夜不懈,卻樂在其中。一臺臺矗立的風機背后,是項目現場的科學指導與后方反復驗算的必然結果。海上明月時刻見證的,不是對遠方親人的掛念,而是使命必達、務期必成的決心。
從淫雨霏霏的六月到白雪皚皚的臘月,從搶裝潮下一船難求到關鍵時期莊河成為疫情中心,從設備供應斷斷續續到施工方案的臨時調整……項目部全體成員用必勝的信念、科學的方法、無怨無悔的付出淬煉出一把無往不利之劍,披荊斬棘,砥礪前行。
來源:三峽上海院